從下周開始,我市中小學生將陸續迎來寒假生活。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校外培訓負擔,保障家長和孩子的合法權益,讓孩子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寒假,近日,市教委就校外培訓相關事宜發布提示,家長應樹立科學教育理念,為孩子理性選擇培訓機構,“抵制毫無意義的‘內卷’,從你我做起”。
市教委提示,家長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訓的作用,選擇校外培訓機構要以孩子的興趣愛好、成長規律和現實需求為出發點,寒假期間應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和社會實踐活動,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不要被一些網絡平臺的“提醒”“警告”所制造的教育焦慮影響,給孩子造成過重的學業負擔。
寒假期間,家長和學生如確有非學科類培訓需求,請做到“三個查看”。一是查看辦學資質,培訓機構是否在其場所內懸掛辦學許可證、營業執照(或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等資質證件;二是查看教師資質,從事校外培訓的教師必須持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或相關資質能力證明,并按規定在培訓場所公示欄進行公示;三是查看培訓范圍,培訓機構開展的培訓項目必須在審批、登記的許可范圍之內。為了方便廣大家長,教育部開通了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家長可通過“校外培訓家長端”App查詢具體的機構信息。
在支付培訓費用前,家長要與校外培訓機構簽訂由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2021年修訂版),特別要關注涉及培訓內容和費用的條款,要明確約定退費情形、退費時限、退費方式,同時索取正規發票并妥善保管。
支付培訓費用時,不要支付超過3個月或60個課時的費用;非學科類培訓一次支付不超過5000元限額的費用,避免退費糾紛和“卷錢跑路”風險。同時,要警惕以“充值贈送”等方式誘導超時段、超限額收費。要注意交費安全,通過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支付培訓費用,切勿通過轉賬或現金等方式將培訓費用支付給除預收費資金監管賬戶以外的任何賬戶。(張雯婧)